网上有关“三国演义书中的语言是怎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演义书中的语言是怎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蒋大器评价《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二、简介:
蒋大器(庸愚子),根据有关史料推算生卒年为1455—1530年。任职期间,在浚县民间发现了《三国演义》的原始手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他不但珍藏和反复研读,还在弘治六年精雕细琢写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同时,他还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刻印出版四处奔波,筹集经费,终于使《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明嘉靖元年刻印出版。
蒋大器这一举措,使《三国志通俗演义》“争相誊录,以便观览。”
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通俗小说专论,对历史小说、通俗小说创作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理论,促进了小说理论的发展,在小说理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的猛将如云,当时的官方语言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
《三国演义》通过对人物细致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对人物个性特征加以渲染、突出。其中对于“张飞怒鞭督邮”这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张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
“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至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通过上述这段文字,可以清晰明澈地了解张飞直爽火爆的性格。书中两处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云长曰:“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
这句话采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是关羽单刀赴会前和属下的对话。字里行间,关羽矜傲高扬的神态流露无遗,浩浩荡荡,气势不凡。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中,对关羽还有这样一段描写:
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张飞怒鞭督邮
说到语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先不说全世界范围内有N多种语系:
1、汉藏语系,2、印欧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乌拉尔语系,6、高加索语系,7、南岛语系,8、南亚语系,9、达罗毗荼语系。
就说咱汉藏语系的中国,又分四大语族:
1、汉语族,2、藏缅语族,3、苗瑶语族,4、壮侗语族
而作为最大的汉语族,又分为八大方言:
1、北方方言,2、吴语,3、闽语,4、粤语,5、湘语,6、赣语,7、晋语,8、客家话。
有人会问:四川话怎么没有呢?告诉你,四川话属于次方言,被划分到北方方言里面的西南官话里面了。
总的来说,语言的分级就是:语系-语族-方言-次方言。明白了吗?
好了,有了上面的基础知识,我们现在回到题目的内容当中。
我们都知道现在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那么在没有统一普通话之前的三国,到底官方说的是什么话呢?
对于古人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史书的记载找到其中的依据,但是作为口语的方言,我们用什么去判断呢?
语言学家给出了方法:通过现代方言的发音习惯、韵律和古时候的文字表达习惯,来推测不同时期所使用的方言。
比如:闽语的次方言-潮汕话,“滂沛”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它却出至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说明潮汕话继承了当时屈原所在楚国的一些人的说话习惯。当然,除了文字方面的推敲,还有就是音韵上面的研究,就不多讲了。
总之,以此为依据,古代方言分为:远古语(殷商时期)、上古语(周秦两汉时期)、中古语(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近古语(元明清时期)。
那么,我们所要说的三国官方语言就应该属于上古语(东汉末年),那么此时的中原人都说的什么话呢?
要解开这个难题,我们得先了解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迁移事件——“衣冠南渡”!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统治者被迫南迁,大量中原人涌入江南,第一次衣冠南渡;
北宋末年,金国南侵,宋高宗赵构为求战略纵深,再一次率中原人大量南迁,第二次衣冠南渡。
为什么说这两个事件?因为,占有优势地位的人,他会把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带到新的地方,并成为当地的标准(就像现在的美国,推行美元和美语)。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本来南方的语言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不过被大量中原人南迁并同化后,他们的语言就变成了中原人的语言(当然,也有融合的痕迹),现在南方的闽语,很有可能就是当时中原人的语言!现在的闽语里面含有大量的古汉语也可以作为旁证!
而从方言形成的历史来看,闽语最有可能的就是西晋末年那次衣冠南渡后中原人带过去的,而西晋就在三国后不久。
于是,销魂的情景出现了:《三国演义》里的那些猛将在互相拼杀的时候,嘴里说的并不是我们习惯的普通话,而是满口的闽南话、莆仙话、潮汕话......
关于“三国演义书中的语言是怎样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芷蝶]投稿,不代表亿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jgoibb.cn/yz/334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亿简号的签约作者“芷蝶”!
希望本篇文章《三国演义书中的语言是怎样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亿简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国演义书中的语言是怎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演义书中的语言是怎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